著名书法家段俊平作品:《天下为公》 2015年书
习书必先立品。若无品格,无非是笔奴墨隶,挥洒之间法度不定,行笔无骨,落墨轻浮,此类书法流于谄媚世俗,脚下无根,也就毫无艺术价值。书法大家,无不先以立品为要,品格超然出众,字字锋芒,众人不但爱惜书作,更尊爱作品中体现的品格。以中国著名书法家、国学专家段俊平先生的书作为例,他书法的品格,离不开“清雅”与“性灵”,是当代典型的兼通儒、道、释,从文化中汲取风流之意和旷远胸怀,写就自己的别样风采。他提出“练笔即炼心”的观点,也正是书艺首重立品之意。
炼心之初,先要跳出练笔的窠臼,先为自己奠就立品的根基。书写间须不忘一个“雅”字。书法本就是门高雅艺术,作品因清高生雅意,由雅意得觅知音——若遍身俗骨,起笔就落了下品。所以书法家大多通过作品不断探寻独属于自己、与灵魂相契合的文雅意境,和欣赏书作的人达成“一切尽在不言中”的精神交流。以段先生的作品为例,他写道家道法自然,写儒家兼济天下,写佛法无尽微妙拈花一笑,观赏其作品,读出更多的是释家的禅意,品到的是“听花便知月,无言袖笼风”的萧疏之感。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书作,常令人有“寻根”之叹,也就显得格外底蕴深厚,气韵生动。
著名书法家段俊平作品:《杜甫-江南逢李龟年》2015年书
炼心之本,在于书法中体现的真性。古人有“观字如观人,正书法所以正人心”的感慨,字由心生,技法熟练后书法境界就要观心,心性正则书艺堂皇,笔势刚健雅正。胸中无丘壑者,写不出“看漫山红遍,层林尽染”的大气,写不出“数风流人物,还看今朝”的豪情。秉笔直书,既是舒胸臆,也是炼本心,书法作品正是要在激扬慷慨与守正勿失之间把握恰好的平衡,笔笔如炉,字字似碳,外师造化中守精魂,方能如段先生一般率性而不越轨,谨慎却不死板,此时正如孔子所言,已是“随心所欲不逾矩”也。
炼心并非心外无物,书法不是空中楼阁,仅仅注重虚无缥缈的精神境界,不经苦练,绝无可能成就一笔好字。书圣王羲之练笔不辍终成墨池的先贤事迹永留史册,段先生幼年家学渊源,秉承庭训,日日练习书法,才有了现在这样飞扬不凡的笔势。再好的精神境界,总要大笔如椽方能写照心灵,技巧尚且不能精益求精,如何能运笔如臂使指,使书法中纵横的意气破纸而出,直逼眉睫?
刘熙载的《艺概》中有言:“书,如也,如其学,如其才,如其志,总之曰如其人而已。”书法技巧高明足证其人勤奋坚韧,书法境界高妙折射其人志趣高远、品味清雅,正是书如其人,人如其书的道理。我看段先生书法作品,颇觉此言一语中的。可以说一要练笔,二要炼心,乃是书道成就的秘诀。
之前道过,炼心不宜疏练笔,不过书法又最忌匠气,仅仅会描红只是印刷工而已,技巧登峰造极,内里毫无气韵,也仅仅是镜花水月,一旦微风袭来,风移影动,毫无意态的作品无异白纸一张。不灵性不成活,规规矩矩无以成大师,当技法娴熟之后,当以立品修身为先,逐渐培养自身书法的精气神,风姿情态是自内而外自然发出,伪装不得,所以一旦品格超逸,其书作便犹如锥处囊中,锋芒毕露矣。
著名书法家段俊平作品:《刘禹锡-乌衣巷》2015年书
纵观书法历史,非勤不得成书法大家,缺少炼心已久后的灵光一现,也难以窥得峰顶的风光。因此若要在书道有所收获,“技”与“法”便不分强弱,应当并重,还要时刻以习书为第一要事,练笔不辍,炼心不移,这样方能成就自我,更上层楼。
著名书法家段俊平作品:《李白-早发白帝城》2015年书